查看原文
其他

作业来不及做,早上睡不醒,这届小学生太难了?(下)

菁上海 菁kids上海 2021-03-30


文 | 紫霞

图|unsplash.com



接上篇:

作业来不及做,早上睡不醒,这届小学生太难了?(上)


关于兴趣班


兴趣班的选择原则是广泛尝试,根据孩子反馈来不断做减法以及调整。

 

画画类要不要上培训班?我女儿上过一些,最后选择现阶段不上,因为她的心智还没有到能够主动学习技巧的程度,跟班学习反而让她的创造力受限。


我给她在客厅打造了个较大的手工娱乐区域,可以画画、做各种手工、拍摄娃娃视频。给她收集了一些画画相关的书籍、视频,每周带着她看看。她只要有空就画个不停,而且会跟各种手工结合在一起,通常她能连续创作好几个小时,一边创作一边愉快地哼歌甚至手舞足蹈。



我更多的是给她准备材料,并事后督促她收拾。当她对剪纸特别有兴趣的时候鼓励她,教她怎样在B站搜索相关学习视频。当她对给小娃娃做衣服有兴趣的时候,给她提供适当的旧衣服和人偶模型。


这块无固定时间,都是她在完成必须做的事情后可以自由选择做的,大部分不出门的周末都在“自由创作”。这本身就属于孩子自由玩的内容。


我不是艺术类专业人士,同时也不指望把孩子培养成音乐艺术方面专业人才。站在普通人角度思考,当下小朋友们的艺术学习是否有点本末倒置?自身不弹琴也不画画的父母们企图在孩子满满的日程表中加上一节画画课和一节钢琴课,来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并发掘孩子的天赋可行吗?


画画、音乐可是在闲暇中产生,在自由的与自己的心灵、与万物连接,通过五感细细体验后产生。急着学技术,孩子也许能学到一些皮毛,但时间太紧张,家长急着要成果,孩子连长时间发呆的机会都没有,这样的艺术学习远离初衷。


 

音乐类安排了每周一次的柳琴课。小学之前曾缓慢地学了一年半钢琴作为音乐启蒙后换成民乐,考虑了几点原因:


1、我作为家长更能理解民乐,愿意带孩子去听民乐音乐会,且无精力学习西方古典乐;


2、民乐并不是单纯的音乐,里面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历史文化,很有必要让孩子从小接触,我一起学习(受熏陶)也觉得很有趣;


3、作为一个小众且又能参加小型或大型乐团的乐器,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表演及合作交流,这既是学乐器的目的之一,也是支撑长期学习的源动力;


4、学校正好提供了几个民乐乐器的选择,有很好的老师;我不用摸瞎了。


从孩子乐器学习当中,我也能发现她很爱音乐,音准很好,爱自己创作旋律,能够边唱边弹,应该是大脑各个部位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发展,也打下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基础,已经达到了目的。


考虑到她在刻意练习方面还没有形成自我驱动,所以不求她学得快也不求学得多好,只求保持兴趣坚持下去就好。这本身就属于孩子玩的内容,有指导的玩。



运动特长方面


关于运动特长发展方面,要考虑孩子自身的身体优势和性格特点、孩子的意愿来选择项目、课程形式和教练。


01

个别项目安排定期训练


运动项目按不同的维度思考可分为个人或团体,对抗或非对抗,细节技巧性强或不强,更标准化或更偏开放式规则,我考虑孩子身高优势、爱挑战性冒险性、爱一定的对抗、非常讨厌枯燥练习后,将篮球、攀岩作为兴趣发展方向,排出固定时间训练。


虽然篮球打了好几年了,打得不好,而且很容易哭,比如摔跤要哭,被撞了要哭,球没有抢到也要哭,队友埋怨她一句也要哭,但是她自己却坚持要参加。虽然我完全看不到她能够把篮球发展成特长的可能,多次要放弃,但考虑到她的意愿还是让她继续练。


02

挑选教练要注意的地方


有些体育教练是比较凶的,或者说不太会说正面的话,喜欢下命令、质问、威胁,比如:怎么不认真上课、不许哭、哭就不让你上课了、我不是示范过了吗?你眼睛哪里去了?之类,教学方式比较适合乖小孩。有些孩子非常在意教练对她的态度,导致上课很不顺利。


但这本身不是孩子的错,而是这个教练不适合教小孩(虽然体育教练的这种情况很普遍)。在孩子能够懂得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换机构或者换教练是有必要的。


03

留一些备选项


比如游泳、网球,孩子刚上小学时定期训练过三个月,综合孩子的表现和意愿,取消定期训练了,之后只是有空才去练习。另外她还对轮滑、滑板、射箭、兵乓有兴趣,让她玩玩好了。计划等到三四年级后再选一项重点发展。

 

这点不能强求,确实有的孩子从小就可以比较集中地学习一门,既能乖乖听教练话又不会经常对其他运动爆发兴趣。但这是小概率事件。

 

再说一下不得不说的奥数


我从小就参加奥数,从小学到高中都有参加过比赛。我本科也是学习理论数学的,我身边有非常多的科大少年班同学、奥数/信奥集训队的精英,也有早已当上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师姐,真的适合且能长期进行理论研究的人太少了。但最终大部分泯然于众人之中,活成了你我这些普通人的样子。


少数数学天才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能体现出来,在生活当中就能被发现,并不需要去什么奥数班之后才能发挥其天分。简单来说,不要去做千万分之一数学精英的陪跑



种专家的意见很多,我比较认同的是对于人群中99%的孩子,在三年级以前不需要刻意拔高数学学习难度。多做好数学的思维启蒙,在生活中多锻炼好思维习惯,引导孩子做好从具体到抽象的进阶,而不是单纯学习数学技巧。


针对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来看,家长可以多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对自己学习数学的自信,多在综合性的问题解决上运用数学,难度不需要刻意拔高,广度却需要很广,比如概率统计的思想及各种统计图表等,生活中用得到,6岁小朋友能理解,而且需要掌握了。

 

编程,也不宜太早


就编程方向来说,也不宜太早,理由如下:


01


编程必需盯着电脑,肯定对眼睛是负面影响;在网课、iPad及手机使用不可避免的现状下,在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时间严重不足的现状下,只能将编程的学习时间挪后;


02


如果编程是走算法竞赛方面,那么类似奥数,或者说对抽象思维要求高,儿童的大脑发育并不会通过提前学而领先于众人的;


03


如果编程是偏综合性应用方向,但孩子又低龄,各方面积累都有限,不适合模块化、定义好边界的刻意学习,而更需要家长在生活中的引导。至于没有精力或者能力引导的我就可以等孩子大一点再为其选择合适的课程。

  


在兴趣发展方面,我们可能考虑短期投资回报比较多,但就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初心就是玩。孩子玩得好,更多的是长期的影响,比如对大脑神经元的塑造、人的内在动机之自主感、能力感、归属感的建立。


孩子展现了一点点兴趣或一点点成绩就觉得似乎可以专业化培养,就能出成绩吗?我们可以做白日梦,可以谋“事”,但成“事”在天,不要给孩子这个压力。


紫霞


坐标魔都的小学生妈妈,从事地产PE及投行业务多年,爱研究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脑科学等,现潜心研究家庭教育,希望能以更宏观且全面的视角与各位家长交流分享可落地的育儿方法。家有一女,动若顽猴、口若悬河,唯有阅读及手工时才能安静下来。


-End-


点击图片查看确认参展名单


菁kids上海

www.jingkids.com

国际教育|家庭生活|社区活动


点击“在看”立即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